????8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發布,圍繞高校畢業生留漢安居落戶、求職創業、技能培訓、權益保障等方面推出20條措施,拿出“真金白銀”,推出“硬招”“實招”,為畢業生搭渠道、拓崗位、穩就業,打好就業創業服務“精準牌”,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高校畢業生憑畢業證書在市內落戶
????《通知》中提出,推行先落戶后就業政策。年齡不滿45周歲(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的高校畢業生,憑畢業證書在市內落戶,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落戶。
????升級住房安居政策,取得普通高校(包括教育部認可的境外高等院校)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畢業6年以內,本通知發布之日起在漢就業創業并正常繳納社會保險,家庭在漢無自有住房的高校畢業生,在資格有效期內,租住人才租賃房的,按照不高于市場租金的70%繳納租金,累計減免期限不超過3年。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分別免2年、1年租金。
????建設青年人才之家,為畢業6年以內,有意愿來漢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最長7天免費住宿以及就業咨詢、創業指導、人才交流等綜合服務。
????■?“光芯屏端網”等領域推出10萬個以上“高薪優崗”
????加強全市事業單位招聘實施進程與高校畢業生求職時間銜接,保持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應屆高校畢業生規模總體穩定。
????社區專職工作崗位出現空缺要優先招用或拿出一定數量專門招用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將實施范圍延伸到中心城區街道基層服務崗位。
????對符合條件的急需緊缺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區屬事業單位可采取面試、技能測試、組織考察等方式公開招聘。全市國有企業新增崗位一般應拿出不低于60%比例用于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充分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發揮武漢科教資源優勢、總部經濟聚集優勢和“965”產業集群優勢,圍繞“光芯屏端網”、網絡安全、數字創意、人工智能等領域,每年推出10萬個以上“高薪優崗”。
????《通知》提出要充分挖掘我市數字經濟、平臺經濟中的就業機會,引導高校畢業生多渠道靈活就業。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的,按規定給予最長累計不超過2年的社會保險補貼。靈活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憑身份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取消高校畢業生離校前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在就業協議書上簽章環節,取消高校畢業生離校后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報到手續。
????■?見習補貼標準提升至最低工資標準70%
????鼓勵引導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推動更多高校畢業生通過就業見習實現就業。擬募集一批互聯網、金融、教育、醫療、公共管理等現代服務業和5G、半導體、新能源等高端制造業企業見習崗位,每年新建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60家。
????對見習單位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補貼標準提高至最低工資標準的70%。對見習期滿留用率超過50%的單位,按留用人數給予獎補。
????鼓勵高校畢業生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并符合條件的,給予技能培訓補貼。對吸納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并開展新型學徒制等培訓的企業,根據培訓人數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
????■?招用高校畢業生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
????當年招用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規定比例并符合相關條件的小微企業,可申請最高額度5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按規定享受貸款貼息。未達到招用人員規定比例的,可根據新招用符合條件人數,按每人10萬元的額度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最高不超過500萬元額度。
????在校大學生及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初次創業并在我市各類創業孵化基地外租用經營場地的,給予不超過3年的租金補貼。
????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建設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創業實體入駐。市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給予最多不超過5年的獎補;被認定為省級和國家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的,分別給予獎補。
????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在市內初次創辦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民辦非企業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6個月以上且帶動就業2人及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對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在我市養老、家政服務和現代農業“三大行業”創業,依法登記注冊并取得《營業執照》的,給予連續2年、總額不超過8萬元的創業補貼(與一次性創業補貼不重復享受)。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版權所有: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鄂ICP備11011361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202001685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4201000008